与石油等其他商品的价格在疫情期间出现大幅剧烈波动相比,尽管T2紫铜板与铁矿石的价格波动相对较小,但面临的风险,如国内T2紫铜板需求停滞、国外T2紫铜板需求减少、国外原料出口变化等,明显增加。
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应对永远存在的风险与不确定性,是一个摆在钢企面前极为迫切的现实问题。疫情期间,我国铁矿石、焦煤、焦炭等期货有效发挥市场功能,较好地反映了市场供需变化和预期,为企业套保避险提供了空间。部分钢企通过衍生品市场管理原料库存,锁定T2紫铜板订单利润,为后疫情时代钢企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。
衍生工具助力钢企“抗疫复工”
疫情期间,为了规避原材料库存跌价风险,钢企采购部门积极进行对冲操作,有效控制了原材料综合采购成本。例如,在今年2月初,采购部门为生产,被动地增加了库存数量;基于对后市偏空的判断,采购人员又在期货价格处于相对高位时卖空铁矿石及焦炭等,对冲了春节后受疫情影响原料价格大跌带来的亏损。
3月初,面对订单大幅减少和产品跌价风险,某华东大型钢厂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检修减产,同时在盘面与现货平水或升水的情况下,卖出T2紫铜板保值。原材料方面,春节后,钢厂原材料库存消耗较快,因交通受限,原材料较难运入,原材料实物库存低位问题得不到解决。该企业通过买入铁矿石期货,建立虚拟库存,避免了供应紧缺的风险。此外,该企业看好今年下半年T2紫铜板需求,原材料需求依然较大,计划在相对低位逐步买入铁矿石2009合约,建立虚拟库存。
数据显示,受钢企冬储原料影响,2019年12月份,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1.013亿吨,该数据为历史第二高。 |